新华社新闻喀布尔7月20号来电通讯:阿富汗抢险救灾中的中国力量
新华社记者邹学冕
在阿富汗地震灾害高风险地区帕克提卡省齐鲁克区,一座座坍塌事故的房子旁支起了两行印着“救灾”2个中国汉字的帐篷,上百名因震灾而无家可归的本地人民群众住在这里。
夜幕已经降临,几个直接坐在地上的小孩子脱口而出地唱起了民族歌曲,婉转的动听的歌在废墟堆的衬托下飘散在晚霞中。
7月18日,在阿富汗地震灾害高风险地区帕克提卡省齐鲁克区,1个男孩儿站立在中国红十字救助的救灾帐篷外。
新华通讯社发(萨巴文摄)
阿富汗东南部地区6月22日出现剧烈地震灾害,导致一千余人不幸遇难,近两千人受到伤害,数万座房子被毁。
紧张的紧急救援之后,受灾地区开启进入到灾后重建的漫长的新征程。
患难与共。
险情出现后,来自中国的支援短时间内翻过帕米尔高原,持续不断涌进阿富汗地震断裂带。
具有“中国速度”的我国支援给地震断裂带增添了特殊的温暖和希望,让受灾地区人民群众印象深刻。
“大家感谢中国对他们的及时性帮助!
”领取这顶帐篷和1个日常生活用品包的本地群众哈利勒·埃萨斯说,“地震发生后大家只可以住在户外,容忍风吹日晒雨淋,我国给他们的帮助难以忘怀!
”
险情出现后,我国政府短时间内决定了向阿富汗给予五千万元人民币的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6月27日,我国政府支援阿富汗的第一批抗雪救灾应急物资运到阿国家首都喀布尔国际性飞机场。
7月18日,在阿富汗地震灾害高发区帕克提卡省齐鲁克区,小朋友们站立在中国红十字支援的救灾帐篷外。新华社新闻发(萨巴文摄)
红十字基金会也于6月30日根据包机形式向阿运输救援帐篷、应急折叠床和家庭包等抗震救灾应急物资,并向阿红新月会提供援助资金,协助阿受灾群众摆脱困境。
“中国是援助物资到达喀布尔最立即的国家之一”,阿富汗临时政府我国灾害管理和人道主义事务部发言人毛拉维·穆罕默德·纳西姆·哈卡尼7月18号在进行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的支援来的快又准。”
“我国的救助,尤其是救援帐篷,帮助了人们90%的的问题。”齐鲁克区受灾地区人民群众阿赫塔尔·穆罕默德说。阿富汗中资企业和华侨华人也在第一时间自发参与救灾行动。6月26日,中国中冶集团艾娜克铜矿项目向受灾较为严重的霍斯特省灾区捐助了大米、面粉、食用油等物资。阿富汗华侨华人还自发购买药品、帐篷等,自筹资金运往灾区。
“我想说的是,我们非常感谢中国,”收到中资企业援助物资的霍斯特省斯佩拉区灾民哈吉·卡比尔说,“大米、食用油等对我们的生活帮助很大。”
阿富汗临时政府发言人穆贾希德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阿方感谢中国提供如此大量的援助,帮助受灾民众重建家园。
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及视频)为创作者平台"快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